低溫恒溫恒濕培養箱的運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實驗成敗與樣品安全,不僅是“生命搖籃”,更是一臺精密的環境模擬系統。只有掌握
低溫恒溫恒濕培養箱的正確使用方法,才能讓其精準運行,為生命科學探索提供可靠保障。

第一步:環境準備與設備檢查
將培養箱置于通風良好、遠離陽光直射、無強振動的平整臺面上。確保四周留有≥30cm散熱空間,避免靠近熱源或潮濕區域。檢查電源電壓(如AC220V)是否匹配,接地線是否可靠連接。確認箱內清潔無異物,擱板安裝穩固。
第二步:樣品裝載與布局規范
將待培養樣品(如培養皿、試管、錐形瓶)有序放置于擱板上,避免堆疊或緊貼箱壁,確保空氣循環暢通。樣品間應留有間隙,防止局部溫濕度不均。揮發性化學品或液體應密封放置,防止污染內腔或腐蝕部件。
第三步:參數設定與程序啟動
開啟電源,進入智能控制界面。根據實驗需求,設定目標溫度(如15℃)、濕度(如70%RH)及運行時間。若需程序控溫(如晝夜循環),可設置多段溫度/濕度曲線。設定完成后,確認參數無誤,啟動運行程序。
第四步:運行監控與狀態觀察
設備運行初期,密切觀察溫濕度變化趨勢,確認能穩定達到設定值。通過雙層中空玻璃視窗觀察樣品狀態,切勿頻繁開門,以免造成溫濕度劇烈波動。若配備數據記錄功能,可定期導出運行曲線,用于實驗追溯。
第五步:加水與濕度維持
若為外置加水型,定期檢查水箱水位,使用純凈水或蒸餾水補充,防止水垢堵塞加濕系統。內置水箱機型應定期清潔水槽,避免藻類滋生。嚴禁使用自來水直接加注。
第六步:異常處理與安全防護
若出現超溫、超濕報警,應立即檢查樣品安全,排查故障原因(如門未關嚴、傳感器異常)。設備具備自動保護功能,異常時會切斷加熱/加濕電源。非專業人員請勿自行拆修。
第七步:關機與日常維護
實驗結束后,先關閉運行程序,再切斷電源。待箱內恢復至室溫后,取出樣品,清潔內膽與擱板。長期不用時,排空水箱,保持門體微開,防止密封條老化與霉菌滋生。